【香港參與國家改革開放】
改革開放是中國20世紀以來社會歷史發(fā)展進程中的重大事件,香港在進程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?;仡欉^去,國家改革開放始於1978年,一批港商北上投資,兩地磨合出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?!断愀蹍⑴c國家改革開放志》中提到,香港自1979年參與國家改革開放歷程,相互促進下,推進社會主義現(xiàn)代化建設,並發(fā)展經濟。香港七十年代經濟起飛,被列入亞洲四小龍之一,但面臨人力及市場的樽頸,故國家改革開放為香港帶來機遇,一批港商北上投資,帶來的除了資金,還有技術、訊息、管理制度和國際視野,而內地亦可提供人力及地方,形成互補。
香港自1979年參與國家改革開放歷程,輿內地相互促進,經過四十餘年互動,國家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、全球貿易大國;香港經濟結構從輕工業(yè)產品製造出口,成功轉型為服務業(yè)型經濟體、國際金融中心和航運中心。
培訓與教育:
1970年代末國家開始實行改革開放後,香港一群專業(yè)界和學術界人士到內地辦班講學,或為內地企業(yè)事業(yè)機構幹部在港舉辦培訓班,向內地介紹國際規(guī)則和有益經驗,支持國家改革開放。
與此同時,邵逸夫、田家炳等眾多港商先後以各種方式,捐助內地的高等教育事業(yè),協(xié)助內地擺脫貧困、冀國家日益富強。這些捐助給予剛剛恢復的內地高等教育以支持。1986年4月19日和6月20日,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兩次接見包玉剛、李嘉誠、霍英東、王寬誠、李兆基等人,讚賞他們熱心內地教育事業(yè)的愛國之心,稱他們?yōu)閮鹊亟逃聵I(yè)的捐款為「及時雨」。
隨著兩地交流日益頻密,兩地互往對方高校就讀的學生增多,並於2004年實現(xiàn)學位互認;學術界的合作也從改革開放初期的自發(fā)、零散,變得多樣和制度化,形成一批聯(lián)合研究機構與學術聯(lián)盟組織。香港與內地開始合作辦學並日趨規(guī)範,成立合作辦學機構北京師範大學一香港浸會大學聯(lián)合國際學院和香港中文大學(深圳)。
第一節(jié) 專業(yè)培訓機構
香港人初期參與內地政府、大學、社會機關及企業(yè)的培訓工作,出於支持國家改革開放的驅動,並由專業(yè)人士開始起步。1979年,促進現(xiàn)代化專業(yè)人士協(xié)會、香港管理專業(yè)協(xié)會等機構開始內地的培訓工作。隨後,中華總商會、培華教育基金會等自1980年代開始,定期舉辦培訓班。香港機構為內地舉辦的培訓課程從早期以工商業(yè)、公共行政為主,逐步擴大至金融、法律、醫(yī)療以至社會服務等領域。
第二節(jié) 高等教育捐助基金
自1980年代起,邵逸夫、田家炳、王寬誠、霍英東、曾憲梓、李嘉誠、方潤華等港商,以基金或基金會等形式,或與教育部合作,或以獨立運作方式,捐資支持內地高等教育發(fā)展。當中有專注捐建教育設施,如邵氏基金;有聚焦支持師範教育和高校青年教師,如田家炳基金會、霍英東教育基金會等;有致力為國家培養(yǎng)高端科技人才,如王寬誠教育基金會;還有些機構如方潤華基金、新鴻基郭氏基金等重點關注落後地區(qū),以及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發(fā)展。
第三節(jié) 高等教育交流
1978年改革開放後,中國與世界各國、各地區(qū)的交往日益頻繁。隨著1983年10月鄧小平提出「教育要面向現(xiàn)代化,面向世界,面向未來」,教育領域的對外開放加快。1985年5月中共中央頒布《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》,學校特別是高等學校的自主權擴大,為內地高校對外交流合作提供了空間。
香港高校多自1980年代開始與內地展開學術交流,並逐漸多樣化、制度化。1990年代,香港在教育國際化趨勢下,逐步提出發(fā)展成為區(qū)域教育樞紐的計劃,開始擴大對內地招生,並於回歸後北上內地合作辦學,進一步輸出香港的教育服務。2004年《內地與香港關於相互承認高等教育學位證書的備忘錄》簽署後,兩地高等教育交流進一步增強。
評論